回顾:深圳跨境电商有棵树从辉煌到负债,背后资本局引人深思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11:34 点击次数:51
前言
深圳一家跨境电商企业,从年入50亿的明星公司到负债高达245%的烂摊子,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。
三位创始人在公司濒临破产前,已通过减持套现21亿全身而退。
当年信誓旦旦要做大做强的企业家们,为何最终选择了抽身离场?这场精心设计的资本局,又究竟坑害了多少无辜股民?
资本游戏:从全股到清仓
2023年3月,的一份财报显示,深圳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持股比例已降至1.23%,而就在上市之初,这个数字还是100%,短短几年间,一场悄无声息的股权转移,正在这家跨境电商企业上演。
创始人通过中住集团持有的股份,如流水般逝去,第一波减持始于2015年,历时四年,套现金额达到11亿。
紧接着第2波减持又在2020年展开,又收入囊中10亿。21亿的天价套现,几乎赶上了公司当时的总市值。
与此同时,公司的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。在平台上,那些曾经蓬勃发展的店铺,接连遭遇封禁。
大量资金被冻结在平台账户,无法动用,自2020年起,亏损额度不断攀升,短短四年就累计亏损超过43亿。
负债率的数字更为触目惊心。截至最新财报,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245.55%,面对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,新的债权人不得不接受以每股10元的价格抵债。然而此时的股价,已跌至5元左右。
这一切源于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上激进的扩张策略。他们曾开设上千个卖家账号,铺货数量多达几20万种。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运营模式,在平台政策收紧后显露出致命弱点。大量账号因违规操作被封,销售渠道几近断绝。
创始团队的最后一次行动发生在2022年底,当最后一笔套现完成后,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跨境电商企业,已是债台高筑、岌岌可危,截至目前,公司资产已从54亿缩水至不足3亿,而负债仍有七点3亿之多。
新的投资方已经进场,注资11亿试图救活这家公司。但更多的目光,已经投向了这场资本盛宴的始作俑者。他们在公司最后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后,就开始部署清仓计划。
等到真相大白,一切已经太迟。
一个互联网\"神话\"的崩塌
2014年的一场风波,成为天泽信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。这年年中,公司创始人孙伯荣因涉嫌单位行贿被捕。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,投入了原本平静的资本市场,激起千层浪。
这场风波平息后,天泽信息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资产重组。
2015年,公司斥资十亿收购一家IT信息服务企业,高调宣布进军互联网领域。这笔投资几乎耗尽了公司的现金储备,却换来了一纸空头支票。
孙伯荣
被收购的IT企业虽然在前三年完成了业绩承诺,但很快就显露疲态。市场环境的变化,加上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,让这场收购未能带来预期的协同效应。公司的股价开始出现波动,市值一度蒸发超过30亿。
危机之下,管理层在2019年押上最后的赌注,他们以30亿的天价收购了跨境电商平台有棵树,期望通过这次转型重振企业雄风。
这次收购后,公司更名为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开启新的征程,表面上看,这次转型似乎初见成效,收购后的前三年,有棵树业务快速扩张,营收节节攀升。
然而,在亮眼数据的背后,是愈发沉重的经营压力和资金负担,截至2022年底,公司总资产已从巅峰时期的54亿跌至不足3亿。
最值得寻味的是那笔30亿收购资金的去向,有棵树的核心资产,不过是一串亚马逊卖家账号,当这些账号因违规被封后,巨额投资就此付诸东流。
如今的有棵树,早已不复当年之勇,新的投资方正在谋划新一轮资产重组,试图起死回生。
然而,这家企业的命运走向,似乎早已在那场单位行贿案后就埋下了伏笔,那时的孙伯荣,或许已经看到了这场商业游戏的终局。
创业往事:37岁老板的商业版图
2000的深圳,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,但新的商机正在悄然酝酿,这一年,年近不惑的孙伯荣和妻子金薇,携好友陈进一起创立了天泽信息。
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,37岁才开始创业的孙伯荣,算得上是一个\"大龄创业者\",这位出身于系统集成行业的创业者,有着超乎寻常的商业嗅觉。
当时,国家刚刚出台政策,要求所有客运车辆安装远程监控系统,这个细微的政策变化,被孙伯荣敏锐地捕捉到,他预判到,这将催生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。
天泽信息的第一个产品,是一套针对客车和公交车的远程管理系统,在竞争对手还在观望之际,孙伯荣的团队已经完成了产品研发,并率先打入市场。
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,短短几年间,天泽信息从客运领域起步,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工程机械、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,到2009年,公司年营收已突破8900万,在业内崭露头角。
与其他科技公司创始人不同,孙伯荣极其低调,即便在公司上市后,他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,这种处事风格,与他善于社交经营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。
创业团队中的另外两位主角同样令人玩味,妻子金薇虽是联合创始人,却甘当配角,专注于企业内部管理。
而好友陈进则负责技术研发,与孙伯荣形成互补,这种分工合作模式,为企业早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当天泽信息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时,一个更大的机遇出现了,2019年,公司斥资30亿收购了跨境电商平台有棵树。
这次收购后,企业一跃成为\"华南城四少\"之一,跻身跨境电商行业第一梯队,彼时的有棵树,正处于行业发展的黄金期。
借助亚马逊平台,他们的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营收突破50亿,成为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新锐力量。这也是孙伯荣商业版图中最闪耀的一笔。
然而,商场如战场,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,正是这个看似完美的收购决策,最终改写了天泽信息的命运,这个善于把握机遇的商人,或许未能预见到跨境电商行业即将面临的巨大变局。
警示录:跨境电商的生死局
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,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超过3万家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了注销或歇业,这个曾被视为\"蓝海\"的市场,正在加速洗牌。
平台规则的变化是这场大洗牌的导火索,亚马逊等主流平台相继收紧运营政策,对店铺的违规行为实施更严格的处罚。
一旦店铺因违规被查封,企业多年积累的流量和信誉将付诸东流,有棵树就是在这波政策调整中损失惨重的代表。
传统的粗放式运营模式面临严峻挑战,过去那种开设大量店铺、海量铺货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。据电商研究机构统计,目前仅有不到20%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完成了向精细化运营的转型。
这种转型需要付出高昂成本,企业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建设,还要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,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,对于许多中小型跨境电商来说,这样的转型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。
行业的整体增速也在放缓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速已降至个位数,这与前几年动辄30%以上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。
资本市场对跨境电商的态度同样发生转变,市场数据显示,超过七成的跨境电商概念股市值较高点跌去超过一半,投资者对这个行业的预期,正在从乐观转向谨慎。
ST有棵树或仍具备重整价值 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证券时报 2024-02-20
结语
面对这场变局,企业的选择各不相同,有的通过并购重组寻求转机,有的专注细分市场谋求突破,还有的选择退出市场、另寻商机,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。
在这场行业大调整中,像有棵树这样的企业案例并非孤例,它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商业真相:当一个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,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终将被市场所淘汰。
作者声明:内容由AI生成
上一篇:欧冠前瞻预测分析拜仁0